banner1

首页 · ·

美国海龟的“归”与“不归”

发布时间:2012-07-20     来源:美国留学

     

 住在美国硅谷,处处都能碰到华人、听到中文。他们勤奋认真,兢兢业业,为在异国他乡谋得一席之地而努力拼搏。明媚的蓝天,清新的空气,高薪的工作,这一切看起来近乎完美。可是,这世界并不存在真正完美的生活,海外华人的烦心事儿也不少。

最大的烦心事儿,莫过于归与不归的艰难选择。据我观察, 相当一部分海不归都辗转反侧过是否回国发展。硅谷地区是美国高科技公司的创业天堂,满大街都是踌躇满志,梦想着有朝一日超越苹果、谷歌的青年。在大公司里打两年工,就回自己家车库里鼓捣创业的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气氛中,不想创业才不正常。对于中国人来说,创业的最佳地点当然还是自己的祖国。社会蓬勃发展、急速转型,技术管理财务法律人才都有极大的发挥空间,再加上人熟,地儿熟,让人想起来就觉得踏实。因此,硅谷斯坦福大学毕业的中国学生,有很多都活跃在北京、上海、深圳的创业第一线上。

可是,既然是创业,那就必定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大多数的创业必然以失败告终。很多海不归们一方面对轰轰烈烈的创业生活充满了渴望,日思夜想;另一方面,又对前途未卜的结果感到惶恐。李彦宏、张朝阳这些名字代表的巨大成功充满了诱惑;失败者的局促和拮据又令人望而生畏。我认识的好几位朋友都有技术有管理经验,梦想能回国大展宏图。但是,思前想后,又觉得自己目前的生活平静祥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担心一旦失败,赔了夫人又折兵。比如我的好友A。他博士毕业五年,一妻一子,十万美元年薪,六十万美元房贷。儿子一岁,妻子全职在家带孩子。几个朋友邀请他回国创业,描绘的美丽前景令他热血沸腾,夜不能寐。可是,愿望再美好,现实还是需要面对。A一旦辞职,就意味着失去收入,还不上房贷,全家失去公司提供的医疗保险。东挪西凑,或许可支撑个一年半载。如果创业成功,气势如虹,那这些只不过是前进路上一个小水坑。可是,如果失败,小水坑就会扩大成沼泽地,把人弄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经过一番纠结,A终于决定再工作几年,还完房贷,有一定积蓄后再回国创业。

能在美国有一份高薪工作,听上去实在令人羡慕。可当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华人移民,不论硕士、博士,由于语言和文化背景的限制,大多数从事的是技术类工作,可替代性很强。在这个新技术层出不穷,更新换代分秒必争的时代,稍不留神,就会落后。即使能幸运地保住饭碗,进一步的升职和发展也是困难重重。不少华人工作成绩出色,但在职业发展中,仍然会碰到 无形的玻璃天花板。这个不难理解:如果一个外国人在中国本土公司里工作,和中国人在同一层面上竞争,那会是怎样的景象呢?海外华人面临的就是这种情况。

子女教育也是海外华人的一件操心事儿。在美国,公开的种族歧视是很少见的,犯法的事儿,正常人不会往枪口上撞。但是,事实上的不平等、乃至歧视是客观存在的。有研究显示,在满分2400分的SAT(美国大学本科招生学术能力测试)考试中,亚裔学生要比白人学生高一百多分、比非裔学生高出四百多分,才能进入那些顶级大学。换句话说,很多大学录取各个族裔学生的标准不同。身为亚裔学生,成绩好是理所当然;成绩差一些,老师和同学就会认为不可思议。这种情况,无疑会对孩子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除此之外,学中文也是令家长头疼的一件事。美国长大的孩子,能自动自觉学中文的极少。如果家长工作忙,不能坚持带孩子去中文学校,家里也没有中文环境,那么,孩子的中文水平必然很不理想。作为炎黄子孙的后代,一些孩子连简单的生活用语都说不利索,对中国的理解全都来自于美国电视,这着实令人遗憾。

尽管有这些不如意,绝大多数的海外华人仍然乐观地面对生活,有山就登攀,有河就坐船。人生在世,不论生活在中国还是美国,幸福和烦恼肯定是并存的。落地生根、顽强生长,不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品质之一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