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1

首页 · 留学规划 · 热门专业 留学规划

我所经历的美国初级教育

发布时间:2015-12-08     来源:美国留学

     

 这里所说的经历是我作为一个家长经历的,种种所知道的情况也大多是从女儿还有当老师的朋友那里了解来的。但是一个上海人眼里的中国和贫穷山区农民眼里的中国肯定是不同的。所以必须说明的是,我住过三个州,私立公立学校女儿都上过,除了加州的两年,接触的只能说是美国中等的学校,学校里以白人居多,亚洲人和黑人都是极少数。富有的校区和贫穷的校区都没有接触过。

 

小学elementary school从kindergarten开始,初中middle school, 高中high school 。通常用K—12来代表初级教育, K就是Kindergarten, 5岁小孩的班, 然后一直到12年纪高中毕业。把Kindergarten翻译成幼儿园并不合适,学前班可能更贴近一些。经常有人问我小学几年,其实校区不同,划分小学初中高中的方法也不同,有的小学是K—4年级,有的到5年级,还有的是到六年级,然后有对应的初高中。所以在这边说起来通常都是某某上7年级,而不是初一或初二这样的说法,避免混淆。好玩的是,当初中里含有9年级时,习惯上就不叫middleschool, 而是junior high school。总的来说,高中以9—12年级居多。

 

虽然美国提倡个性,尊重鼓励个性的成长,但是美国的教育非常重视social,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把是否能与别人友好相处放到比学习还重要的地位。 有个亚裔朋友的儿子5岁就学会了读书和简单的数学加减,她要求儿子跳级,学校拒绝了,因为小朋友的行为跟他的年龄相符,如果硬要放到高一年级的班中,对性格和心理会造成影响,不利于他的成长。有时觉得整个小学的教育就是为了给小朋友们一个学习social的场所,学习是顺便的。我女儿刚上学的时候,我经常着急。有的小学到了四年级才学乘法口诀,难怪亚裔家长们都纷纷上补习班。有个土生土长耶鲁毕业的美国人很毒舌的告诉我,美国人上学是为了social和球类运动的,学习不需要太认真。

 

就像中国人爱补习一样,美国人把同样的热情放到了体育上。美国家长对体育的热爱应该是流淌在他们的血液中。一般女孩三岁就开始上舞蹈班体操班,为以后的拉拉队打基础。各种篮球排球足球棒球等等运动项目从学校到社区里都有,按年龄划分,不分性别,分赛季。我见过最小的篮球队是三岁小朋友组成的。初中以前的这些球队通常都是有家长出面组织。各个校区社区之间有人安排巡回比赛。如果说中国人的补习班有些疯狂,美国人对于运动也同样的疯狂。我朋友儿子先天的腿部有问题,大腿骨没有很好的嵌进盆骨里,没有一瘸一拐,但走路的样子有些奇怪。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给儿子报各种球类运动,从高尔夫到美式足球一样不落。我问她是否会担心,她说没事,到时候手术就行了。去年前年这个小朋友分别进行了两次大手术。他们还把手术安排在上学期间,因为假期手术就不能玩了,暑假还有足球夏令营,不能耽搁。

 

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比赛非常认真,家里的亲戚能来观战的都会来。通常需要交1-3块的门票费,用来请裁判。我女儿有球赛的时候,Ben同学经常请假早下班为她加油。不是万不得已,从来不缺席女儿的比赛。正因为家长如此的热情,经常也会有矛盾发生。有个5岁的足球比赛,有家长一个劲的骂裁判,裁判刚好是小镇的警察,一气之下拿了枪对准家长,上了报纸,被停职一段时间。至于两队家长之间吵架的事更是数不胜数。美国人抱怨华裔家长放学后把孩子送去上额外的课,其实我也经常抱怨美国家长太狠心,五六岁的小朋友在三十多度的烈日下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练美式足球,虽然我女儿并没有上任何的补习班。

 

其实小朋友参加各种体育项目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学习团队合作,对待输赢的态度外,给精力过剩的小朋友们发泄玩耍的机会,家长也不用筋疲力尽的跟着跑,只要场外呐喊两下就可以了。不管怎样,能游泳会打球的人生一定不会枯燥无味的。一般来说,年龄越小的孩子参加的体育项目越多。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上学这件事也变得越来越严肃,并且到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学生的特长和爱好也开始显现,不再什么都跟着瞎凑热闹,参加的体育项目就跟着相对减少,但是一般都保持着一到两项。

 

回想在美国感受到的最大不同应该是对小朋友的尊重。无论父母还是学校,都会认真的待小朋友,让他们觉得自己很重要,很受重视。老师不可以偏爱学生,班里不会有班委课代表这些,不会让一群学生有高于另外一群学生的权力。至于学生竞选什么的,都是学生自己的组织,跟老师课堂无关,并且一般在高中才会出现。大家都平等,各有各的优缺点,彼此尊重。这种尊重体现在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中,保护他们童心的同时,像对待大人一样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听他们讲话。我女儿曾经告诉老师长大要做驯龙者,老师很认真的告诉她驯龙需要锻炼身体和学习很多知识,就好像这是一个真正存在的职业。试想一下如果老师说“你都四年级了,怎么还分不清现实与神话,想点实际的”,那对孩子是怎样的打击。

 

我从小受的教育是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当科学家作家等等各种家,但是并没有机会接触从事这样职业的人,一切都很模糊。女儿曾经问我那么喜欢花草动物为什么没学生物,我实话告诉她是因为当年班主任说跟着他选文科可以上大学。再说当年也没有机会知道那么多的专业和职业,她很可怜的看了我一眼。有的人很小就确切的知道自己以后想做什么,但是大多数的人需要时间去发现内心的兴趣。美国学校会安排学生接触从事各个职业的人。我女儿的小学从三年纪开始,每年会有一个月让学生认识各式各样的工作,每周邀请校外的人给学生介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从航空公司的塔台指挥到签派放送,从园丁到地毯工,从监测水质的人到律师法官动物救助消防员很多很多。虽然学习很轻松,但是通过这样的活动,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领域。当然,三年级的时候,多数女生想做帮助小动物,而男生都想当消防员。大多学校都有这样的活动,只是方式各有不同。在加州的时候,学校每年安排一天的时间,从事各个职业的志愿者会在校园摆起展台,回答同学的提问。校园里熙熙攘攘像招聘会一样。参加的人有斯坦福的教授,有从事航天工业的人,有森林防护人员,地区检察官的旁边是浓妆艳抹穿裙子有胡子的男发型师(顺便感叹一下这个社会的包容)... 虽然小朋友的梦想会有变化,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自己的兴趣会越来越确定。学校没有只是喊口号让大家有崇高的理想,只是告诉学生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并提供机会,然后去实现它。

 

一个初二的男生在做有关美国历史作业的时候,从维基百科上抄了两句话,没有注明出处,老师发现后他被停课一周,这科学期末总成绩也被评为不及格。美国学生从小学起就开始写各种各样的essay,小论文,每个老师要求的格式会稍有差别,但是对于资料来源的引用和注明出处都是一样的严格。不注明来源就是plagiarism, 剽窃,是不能原谅的大错。昨天我女儿做了个(非常非常不怎么样的)龙猫吃花生游戏,龙猫和花生的图片都是网上下载的,她第一件事就是申明自己并不拥有这些图案,并给出图片出处的链接,虽然除了我们家里人,不会有别的人看到或玩到这个游戏,但是是她已经被学校训练出习惯。从小学到中学,随着老师对引用资料要求的增加,很多时候,学生们在搜集资料和最后整理资料引用上花的时间比写作本身还多。写文章的时候,不可以简单引用一句名言就完了,要注明是哪本书的第几页,作者出版日期出版社等等。如果是网页也要详细的注明。如果学生从小学起被训练出这样的习惯,注重资料的出处来源,别的不说,各种社交网络上应该会少很多诸如希拉里说、奥巴马说等等各种名人没有说过的名言。

 

美国的教育在致力培养公民,从小教育他们民主自由和法律的概念。记得我女儿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学习美国主要的立法机构和人权法案,然后每年在此基础上又多加一点内容,呈螺旋形上升。到了初中,他们有半个到一个学期的宪法课程,学习美国的宪法和制宪的历史,并熟悉立法机构和立法的过程。女儿初三时(相当于国内的初二),教宪法的老师相信应该从小培养他们参与政治,关心社会,并且熟悉参与的过程。她在学期末布置的作业就是让学生自愿组成小组,观察生活中他们有什么想要改变的,然后写成一个提案,通过立法程序投票解决。到提交辩论的那天,家长,校区的负责人,学校所在市的各个部门区议员办公室等都会有人出席,特别是律师和检察官,听孩子们的提议,并提出问题,孩子们负责答辩。顺便说一下,并不见得这些从政的人员真正在意学生们的提议,他们这样做一是争取了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的投票,二是竞选时也可以当作政绩写进去。而且好的提议他们确实会拿回去正经讨论,和其他的提案一起等待选举时投票。这个老师已经这样做了七八年,共有两个提案被投票通过变成了法律条文。有一项关于被寄养未成年人福利的还在州里投票通过,使得一个州的寄养孩子都得到了更好的照顾,而做到这些的是一些13岁左右的孩子。

 

做完这个提案的作业以后,我女儿明显开始关注时事,时不时还发表点意见,虽然有时候语言想法幼稚。但是公民意识和个人的自信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是这么一点点培养起来的。联想到他们从学龄前就有图画书讲美国文化的多样性,小学中学课本里有各个族裔写的故事和诗歌,让他们从小熟悉不同的文化,增强理解包容,就不明白为什么大家觉得美国的基础教育很差。基础教育不是只有数学。

 

美国留学:www.liumeinet.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