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规划 · 热门专业 留学规划
北美文科型硕士的真实现状与录取习惯分析
发布时间:2015-10-29 来源:美国留学
 最近看了一些帖子,听了一些见闻,也受了不小的打击,在此不是泄愤,只是把实话写出来以正视听。
一个美国博士生最近告诫准备念博士的学生在选择研究型硕士的时候注意要避免申请没有资助的硕士学位(不适用于念课程型硕士后找工作的情况,如果离校找工作的话念课程型的不错):
“I am definitely particular on this subject, but for me unfunded and American MA's are not worth pursuing. I got my MA first, but after some experience it's become evidently clear that there is little to no incentive to recruit for doctoral programs from a university/college's own masters students. There's a reason why so many unfunded masters are offered and why doctoral programs continue to be exceptionally slim. This growing divide in number of masters students to doctoral students is only going to grow and cause uncalculated grief in the future.
Now, a funded masters is an asset. I am unfamiliar with Canadian culture on this subject, but if you can, avoid the unfunded American masters.”
然而,数星期前,有UA的同学在群里说他回家被家人说去了野鸡学校,今天又听朋友说她有学弟申请文科博士居然动不动就说SFU不算像样的学校。前者能理解,因为不了解加国的高校情况作出这样的判断很正常;后者就只能说他狂妄了:加拿大名校的文科研究型学位就这么好申,你连啥研究都没咋做过,单凭一个不上不下的托福或者雅思成绩就能拿到入场券?开玩笑吧,除了那种money-maker性质的招生,人家正儿八经招你做研究,你把自己当天才啊!平静下来想想,这种理解其实是有一个大背景在的,那就是加拿大高校研究生的申请难度整体来讲是比美国的要容易不少的。很多人在美国的申请全聚德,但在加拿大还是小有收成,这样一次次下来,人们就趋向于以为加拿大的学校比美国的好进多了,门槛条件什么的都甚至可以忽略很多。在这里,我不清楚理工科、商科等的情况,但就人文社科的研究型学位的申请,我敢说这种申请绝对是没那么容易的。下面我就来说明难度都在哪些地方:
1. 招生人数比我们想象中的可能还要少很多。请注意我说的是thesis based。有些文科专业的授课型的硕士招得很多,系里面发的这方面的AD可能会挺多,但奖学金什么的就很难说了,因为对于很多学校来说发AD就等于赚钱。然而,研究型的招生就不可同日而语了,人家是招你来做研究的,当然就会特别注意考量你是不是够资格来研究,你的研究底子有多少。与此同时,研究型的招生一般都匹配了助教性质的工作和工资,他们也会考虑意向者具不具备这方面的条件(下面一点会细说)。
2. 语言要求整体来讲会比理工科的高很多。比方说,Toronto与UBC的文科托福分数要求基本在100,这个是底线啊,请不要以为擦线就万无一失了!录取委员会会综合看申请者的各项条件,而语言无疑是重要的参考之一(虽然不是唯一)。文科的研究型学位的申请者在录取后必然要当助教,助教的工作要求申请者的口语和写作要很好才行,因为助教需要帮老师组织阅读讨论课和看论文,如果口语不好就干不了前者,若自己的写作都不行又怎能给学生改论文?所以,这样的申请者的口语和写作最好都要在托福分数上体现出25及其以上。
3. 套磁的作用不会那么大。很多人都讨论套磁,如果我们把文科的重点放在套磁上那这风险会是很大的。因为我们要知道系里没有哪位老师能有那个财力去单独招一个学生养着(研究型的学位多少都会配套有奖学金),这样也就没有哪个老师有这个绝对权力我就要了这个学生。我们去套磁而且成功了很大程度上只能说明我们的选校成功了:我感兴趣的研究方向跟对方很合,这样就有了被录取的可能性了。除此之外,我们很难预计到太多其余的。要知道非常有可能你套磁的老师今年压根就不在录取委员会,而录取委员会有集体决定录还是不录你的权力。
4. 学术背景(注意在这里是指academic background,并不必要是research background)很重要。有些同学在学校担任了很多学生工作职务还得了很多奖,或者参加了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然而,对于研究型学位的申请来说,这些经历对我们申请能起的作用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人家招你来做研究,跟你这些活动和工作啥的一点关系都靠不上。相反,如果你连基本的学术背景都没有,你的兴趣陈述一眼就看出你根本就不懂那么多,人家怎么可能要呢?有底子没底子人家是能看出来的。特别对于有些文科专业叫提交writing sample那就再清楚不过了,你的写作水平和学术水平一下就能洞见。
5. 低迷的经济形势下北美学生给国际学生带来的压力增大。对于文科的研究型学位申请,语言和文化上的阻隔还是挺大的。这样,如果不是很出色,土本和土硕的学生要竞争过北美学生是很难的。特别是目前的经济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北美学生也会选择继续留在高校念书而不是找工作,学校由于财政问题渐渐收缩研究型学位学生的招收人数(同时增加AD数量),竞争压力就大了。很多人上了course based或者拿了AD这些无疑都制造了容易申请的假象(如果不是以做研究为方向,那前两者能实现也很好)。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说以上也不是吓唬人性质的,这至少是我在申请过程中所看到的实情。大家一开始申请的时候难免都会定下很高的目标,但申请一番以后不难发现,其实事情本身还不是之前想的那么一回事。我们在寄托上看到有牛人拿到了哈佛的文科博士录取,但是你去看看人家的申请背景啊,那根本不是简单弄弄就能出来的,都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扎实的学术背景和英文水准。成功的申请离不开艰辛的准备,在择校定位和评论学校的时候还是谨慎一些吧!
最后附上一则最近一位美国的哲学老师的公开信:
“While the vast majority of my students are perfectly happy to study philosophy in college and never crack open another book , I periodically meet with someone interested in pursuing graduate school. While these range from academically-inclined and hard-working students to those who clearly lack the academic credentials to be admitted anywhere, there are some for whom I just think graduate school would be a bad idea. I wonder if folks who've been in the profession longer have developed good strategies for talking to students who they wish to dissuade from pursuing a graduate career. Part of my concern is that such students may end up in poor PhD or expensive terminal MA programs that may result in great quantities of debt and few job prospects (I know that an MA can be a wonderful place to ”try it out“, but in this economic climate, allowing students to accrue more debt seems morally troubling)。 I try to be as dire about the prospects for success in the profession as I can, but this doesn't seem sufficient.”
------------------------------------------------
Page 1 #4
对LZ总结的第一条和第三条特别有体会
我的导师每年只招1-2个,2013fall的,只有我一个。
邮件套磁对文科生来说,作用没有想象的大,研究兴趣什么的,一两句话就说完了,而讲述自己干过什么什么,也只能表达干过的事件,而不能像sample writing一样表达观点、看法或者研究的结果。跟导师申请的时候,我基本上没套磁,把简历,研究方向,sample writing和statement of purpose,email给了导师,导师说有兴趣,会仔细看,之后我们就没有再联系过,过了2个月,系里给发了邮件,说录取我了,并且给全奖+TA。我觉得之所以能录取,是因为我的背景和准备研究的课题跟导师的研究领域十分十分的match。而且我是真心想做这个课题的研究,所以根本也没申请别的学校,就申请了这么一个。
我自己的感觉是,申请之前的经历,以及以后研究方向的match,对申请社科类研究生真得十分重要,建议大家真的好好考虑考虑,是不是真的对研究感兴趣,如果真的感兴趣,多做一些相关的研究,thesis based的还是比较有挑战的,而社科类的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积累过程。我还没报到,导师已经给了两个书单,55项阅读内容,包括10几本书和30多篇文章,让我按主题都看完,暑假期间写邮件讨论。
Response:
完全赞同。我这次申请研究型哲学硕士也压根就没套磁,有一个大的失误是没有注意研究方向的match就申了六个学校,结果UBC就因为这个原因把我冷落在等待名单。还好至少基本match了四个学校结果都录了,也是全奖,尤其是UA的特别match,最后也就选择念这个学校,成为这边的4个哲学研究型硕士之一。
------------------------------------------------
Page 3 #38
Response:
PhD更大程度上看指导老师是谁,当然学校整体也很重要,另外如果是申招生人数很多的专业那去top3的几率当然就大了。对于申请研究型的,我们的研究方向不一定就能吻合自己想特别想去的牛校。另外,回国进高校工作的话,野鸡和自求多福的说法是不准确的,我认识的一个从圭尔夫大学回来的哲学老师就是作为海外特别人才引智回来的。当然这是针对招生人数很少的专业来说,现在你在美国名校回来的理工科的海归都不一定能在好的高校拿到很好的教职,因为候选的人好多啊。
美国留学:www.liumeinet.com
- 上一篇:美国大学艺术管理专业详细解读
- 下一篇: 2016就业前景最好的美国商学院